无障碍浏览模式
长者专区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长者专区 > 新闻动态 > 工作动态

泸溪县现代农业助推泸溪茶农致富梦

  • 2015年06月01日 00时00分
  • 来源:
 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林道在茂盛的油茶林深处延伸,一口口标准的储水池满池清水向人“炫耀”,满树的红褐色油茶果挂满了枝头,经过割灌、垦复后的油茶林在雨后显得格外精神饱满。这是近日笔者在泸溪县合水镇现代农业油茶综合产业园见到的景象。

  油茶是我县主要的经济林,七、八十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21.9万亩。当时管理到位,产量和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是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。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,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油茶产业逐渐被人们淡忘。树龄老化、天管人收,自生自灭,老油茶林多处于老、残、劣、荒的状态,油茶林产量低、林相差,纯林少、杂林多。

  近年来,随着茶油市场价格升高,经营油茶与其他产业相比前景看好,农户开发油茶、培管茶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泸溪县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油茶产业扶持政策,整合现代农业资金,重点打造以油茶重点乡镇达岚、合水、永兴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油茶综合产业园。通过对油茶新造、老茶林低改垦复、新修林间作业道路、新建储水池、建管护棚等建设措施,改善茶林的基础设施,促进茶农增收致富。

  在油茶低改林里,油茶种植大户、国富油茶合作社理事长陈国富为笔者算了笔经济账:通过砍灌割草、林地清理深挖垦复、改良土壤,低改后的茶林平均每亩增产茶油10公斤左右,按照市场茶油价格90元/公斤,每亩可为茶农多增加900元。去冬今春仅在麻铺、晒州田、木拢公路沿线就进行2000多亩的老油茶低效林改造,按照这个算法,这片低改后的茶林可为村民增收180多万元。还有,通过新修水泥林道,为农户的茶林管理及农事活动提供了方便,节约了成本,这些实惠不是用经济账能算的。

  通过现代农业油茶综合产业园建设,不仅促进山区经济发展,改善了生态环境,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。更重要的是,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建设,培育了农村支柱产业,让农民增收致富,提高了山区林农收入,让茶农得到了更多的实惠。


  • 作者:泸溪县林业局
  • 相关附件
    扫一扫
   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